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留意到有一些讀者留言說孩子已經提前進入了「可怕的兩歲」了,這時候,很多家長們會不約而同的採取獎勵性手段來增強好的行為,有時候也會懲罰孩子的「不良」行為。
家長們這樣做了之後,的確在一段時間內能看到明顯的效果,但是過了不久孩子要麼會停止做好的行為,要麼會「複發」,做一些對社會和平有衝突的行為。1這是在測試我們的底線嗎?
並不是!實際上,獎勵或懲罰的效果往往都是短期的。在心理學裡,獎罰被包括在「操作制約」的領域裡,並且還被細分為正面和負面的,如圖:
獎罰的效果會被四個因素而影響:滿足感、立即性、伴隨性和力度。接下來我們舉例說一下每一個因素:滿足感:如果孩子的需求已經被滿足,則獎罰效果會小很多。比方說,一個飽了的孩子不會為了獲得食物獎勵而去做某一件事,也不會因為不給零食而覺得受到了懲罰。立即性:立即的獎罰比延遲後的獎罰效果好很多。比方說,一個孩子因為做了好事而馬上獲得獎勵,比等待一個小時後的獎勵的效果更好。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懲罰上。如果有延遲,孩子可能不會覺得獎罰與事情有直接關係。伴隨性:要有快的效果,孩子必須每次在某一件事件之後都受到獎罰。比方說,孩子每一次分享家長都會獎勵,則很快就會學會分享了;如果孩子每一次摔東西都會受到懲罰,則很快就學會不摔東西了。力度:獎罰越大,則效果越大。比方說,孩子不給家裡添亂的時候被獎勵 10 塊糖果,比獎勵 1 塊糖果時更願意改變;如果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大打出手,比吼叫更管用。2為什麼這些手段都沒有長期效果?
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,要達到長期效果的話,上面所有的因素必須考慮在獎罰的過程中,這是非常難實現的。而且不用說都知道,如果懲罰的力度太大,身心會受到很大傷害。
更重要的問題是,一旦獎罰停止了後,效果就會「消弱」了,也就是說,這些手段的效果將會無效化。
舉例而言,如果通過每次按一下槓桿,我們就會獎勵食物給一個實驗老鼠,老鼠會學會去按槓桿。一旦實驗者停止獎勵食物後,老鼠也許還會有一段時間嘗試去按槓桿來獲得食物,但是當老鼠發現再也不會出現食物時,會開始減少按槓桿的次數,直到完全停止。3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?
主要的問題是,獎罰都是外在的激勵,都是靠其他人的讓孩子改變某一件事,而不是發自孩子內心的。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正直、有責任心、有同情心、好學、禮貌、能合作的孩子,我們必須把這些品質給內化,讓孩子成為一個能自律的人。
要讓孩子學會自律,首先我們必須給孩子建立一個友好的環境,這是非常重要的!很多人認為毒品是讓癮君子上癮的主要原因,但其實不全是。
布魯斯·亞歷山大(Bruce Alexander)注意到,之前有關毒品上癮的研究的實驗中,實驗鼠都是在完全隔離的情況下實行的:老鼠生活的牢籠里除了毒品之外什麼都沒有。
他想知道環境的改變會不會影響上癮的效果,所以他建造了一個老鼠公園,裡面的「癮老鼠」除了毒品之外還有朋友、玩具、甚至性伴侶。結果發現,大多數老鼠都不再去服用毒品!
相似的結果被心理學神經學家卡爾·哈特(Carl Hart)的研究證實了。他也做了一項研究,研究人員讓癮君子在 5 美金和毒品之間做選擇,發現有大約一半會選擇錢。當研究人員把獎勵增加到 20 美金的時候,幾乎所有癮君子選擇了錢。
這兩項研究都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:如果環境改善了,人也能改變。所以,提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的環境,父母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,並給與孩子足夠的尊重與權力使孩子能嘗試自己做事情。改變這些都比單純的獎罰的效果好很多,畢竟對於孩子而言,自己成長的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。
除了友好的環境之外,我們還必須讓孩子「上癮」,讓孩子每一次表現出正面的品質時會覺得爽,從而建立起一個好的習慣,讓自律自動化。
實際上,建立起一個習慣的腦迴路跟產生毒癮的腦迴路很相似,都是上癮,所以人們會不自覺的去做某一件事情來獲得滿足。這跟大腦中產生的多巴胺和谷氨酸有很大的關係,特別是多巴胺。
但是與普遍的看法相反,研究人員發現滿足感並不會產生過多的多巴胺,多巴胺反而是在人們對滿足感保持期待時產生的。當多巴胺一次又一次的去激活大腦的前皮質,這個腦迴路就會越來越強,繼而養成了習慣。4那該怎麼幫助孩子內化我們希望的品質呢?
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:獎罰是外在的。我們要內化,所以除了提供一個好的環境之外,我們要讓孩子期待滿足並能自我滿足,成為一個死循環繼而鞏固成習慣,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。
我們要停止獎罰,要對事不對人,要讓孩子每當孩子做出你認為好的品質時,我們讓他對自己滿足:
你剛剛把你手上的食物分享給另一個小朋友了,我因為你能分享所以覺得很開心。你現在的感覺怎麼樣?是不是也很開心?
注意,雖然這看起來像是獎勵,但是由於你沒有提供任何獎品,實際上是一種鼓勵。孩子並沒有因為得到某樣東西而更願意做同樣的事情,而是因為這樣做事情會有內在的開心,所以願意做更多次。
現在就改變你的管教方法,讓孩子學會自律吧!
(轉自:微信公眾號,兒科醫生孔令凱)
為什麼獎勵和懲罰對孩子都沒什麼用?該怎麼去管教孩子呢?
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留意到有一些讀者留言說孩子已經提前進入了「可怕的兩歲」了,這時候,很多家長們會不約而同的採取獎勵性手段來增強好的行為,有時候也會懲罰孩子的「不良」行為。
家長們這樣做了之後,的確在一段時間內能看到明顯的效果,但是過了不久孩子要麼會停止做好的行為,要麼會「複發」,做一些對社會和平有衝突的行為。
1
這是在測試我們的底線嗎?
並不是!實際上,獎勵或懲罰的效果往往都是短期的。在心理學裡,獎罰被包括在「操作制約」的領域裡,並且還被細分為正面和負面的,如圖:
獎罰的效果會被四個因素而影響:滿足感、立即性、伴隨性和力度。接下來我們舉例說一下每一個因素:
滿足感:如果孩子的需求已經被滿足,則獎罰效果會小很多。比方說,一個飽了的孩子不會為了獲得食物獎勵而去做某一件事,也不會因為不給零食而覺得受到了懲罰。立即性:立即的獎罰比延遲後的獎罰效果好很多。比方說,一個孩子因為做了好事而馬上獲得獎勵,比等待一個小時後的獎勵的效果更好。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懲罰上。如果有延遲,孩子可能不會覺得獎罰與事情有直接關係。伴隨性:要有快的效果,孩子必須每次在某一件事件之後都受到獎罰。比方說,孩子每一次分享家長都會獎勵,則很快就會學會分享了;如果孩子每一次摔東西都會受到懲罰,則很快就學會不摔東西了。力度:獎罰越大,則效果越大。比方說,孩子不給家裡添亂的時候被獎勵 10 塊糖果,比獎勵 1 塊糖果時更願意改變;如果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大打出手,比吼叫更管用。2
為什麼這些手段都沒有長期效果?
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,要達到長期效果的話,上面所有的因素必須考慮在獎罰的過程中,這是非常難實現的。而且不用說都知道,如果懲罰的力度太大,身心會受到很大傷害。
更重要的問題是,一旦獎罰停止了後,效果就會「消弱」了,也就是說,這些手段的效果將會無效化。
舉例而言,如果通過每次按一下槓桿,我們就會獎勵食物給一個實驗老鼠,老鼠會學會去按槓桿。一旦實驗者停止獎勵食物後,老鼠也許還會有一段時間嘗試去按槓桿來獲得食物,但是當老鼠發現再也不會出現食物時,會開始減少按槓桿的次數,直到完全停止。
3
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?
主要的問題是,獎罰都是外在的激勵,都是靠其他人的讓孩子改變某一件事,而不是發自孩子內心的。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正直、有責任心、有同情心、好學、禮貌、能合作的孩子,我們必須把這些品質給內化,讓孩子成為一個能自律的人。
要讓孩子學會自律,首先我們必須給孩子建立一個友好的環境,這是非常重要的!很多人認為毒品是讓癮君子上癮的主要原因,但其實不全是。
布魯斯·亞歷山大(Bruce Alexander)注意到,之前有關毒品上癮的研究的實驗中,實驗鼠都是在完全隔離的情況下實行的:老鼠生活的牢籠里除了毒品之外什麼都沒有。
他想知道環境的改變會不會影響上癮的效果,所以他建造了一個老鼠公園,裡面的「癮老鼠」除了毒品之外還有朋友、玩具、甚至性伴侶。結果發現,大多數老鼠都不再去服用毒品!
相似的結果被心理學神經學家卡爾·哈特(Carl Hart)的研究證實了。他也做了一項研究,研究人員讓癮君子在 5 美金和毒品之間做選擇,發現有大約一半會選擇錢。當研究人員把獎勵增加到 20 美金的時候,幾乎所有癮君子選擇了錢。
這兩項研究都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:如果環境改善了,人也能改變。所以,提供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的環境,父母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,並給與孩子足夠的尊重與權力使孩子能嘗試自己做事情。改變這些都比單純的獎罰的效果好很多,畢竟對於孩子而言,自己成長的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。
除了友好的環境之外,我們還必須讓孩子「上癮」,讓孩子每一次表現出正面的品質時會覺得爽,從而建立起一個好的習慣,讓自律自動化。
實際上,建立起一個習慣的腦迴路跟產生毒癮的腦迴路很相似,都是上癮,所以人們會不自覺的去做某一件事情來獲得滿足。這跟大腦中產生的多巴胺和谷氨酸有很大的關係,特別是多巴胺。
但是與普遍的看法相反,研究人員發現滿足感並不會產生過多的多巴胺,多巴胺反而是在人們對滿足感保持期待時產生的。當多巴胺一次又一次的去激活大腦的前皮質,這個腦迴路就會越來越強,繼而養成了習慣。
4
那該怎麼幫助孩子內化我們希望的品質呢?
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:獎罰是外在的。我們要內化,所以除了提供一個好的環境之外,我們要讓孩子期待滿足並能自我滿足,成為一個死循環繼而鞏固成習慣,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。
我們要停止獎罰,要對事不對人,要讓孩子每當孩子做出你認為好的品質時,我們讓他對自己滿足:
你剛剛把你手上的食物分享給另一個小朋友了,我因為你能分享所以覺得很開心。你現在的感覺怎麼樣?是不是也很開心?
注意,雖然這看起來像是獎勵,但是由於你沒有提供任何獎品,實際上是一種鼓勵。孩子並沒有因為得到某樣東西而更願意做同樣的事情,而是因為這樣做事情會有內在的開心,所以願意做更多次。
現在就改變你的管教方法,讓孩子學會自律吧!
(轉自:微信公眾號,兒科醫生孔令凱)